【IPO价值观】从华海清科看国产半导体设备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之困境;近三年业绩止步不前低价竞争下的泰晶科技竞争力何在?
1、【IPO价值观】从华海清科看国产半导体设备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之困境
2、甩卖资产助2020年净利润扭亏为盈 *ST东科有望“摘帽”
3、近三年业绩止步不前,低价竞争下的泰晶科技竞争力何在?
4、【每日收评】集微指数跌4.69%,小米禁令暂被叫停带动小米概念逆势上涨
5、横店东磁:公司电感产品对标日本村田 隔离器/环形器已获得知名客户订单
6、欣旺达:总投资50亿元,拟在成都投建欣智旺智能硬件研发生产基地项目
7、高端显卡及PCB需求增长 胜宏科技2020年营收净利双增
1、【IPO价值观】从华海清科看国产半导体设备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之困境
设备是半导体产业的基石,也是国内半导体产业蕞为薄弱的环节之一。
经过数十年来的努力,国内已经有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盛美股份、华海清科等不少半导体设备厂商在各自领域里突围,并在市场上赢得了一席之地。
在上述企业中,华海清科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为集成电路制造商提供12英寸CMP商业机型的高端半导体设备制造商,技术实力可见一斑。
目前,华海清科CMP设备已累计出货43台,在手订单26台,设备已广泛应用于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虹集团、英特尔、长鑫存储、厦门联芯、广州粤芯、上海积塔等国内外先进集成电路制造商的大生产线中。
尽管国产半导体设备有所突破,但其核心零部件仍需要进口,这也导致国产半导体设备约70%的利润被国外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所攫取。
直接材料占比超90%,毛利率低于30%
以华海清科为例,2017年至2020上半年,华海清科营业收入分别为1918.48万元、3566.35万元、21092.75万元和6029.95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570.31万元、-3571.14万元、-15420.15万元和1071.79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分别为-3858.09万元、-6783.67万元、-4772.33万元和-3858.12万元。尽管其营业收入在大幅增长,但净利润亏损的幅度也同步增长。
对于毛利率较小的问题,华海清科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方面公司为推广设备而采取较低的定价策略,另一方面公司未实现规模效应,生产成本较高。
通常来说,在产品推广阶段,国内半导体厂商均会采取较低的定价策略进入市场,以便顺利获得客户订单。
而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就是核心零部件尚需依赖进口供应商所致。
显然,由于华海清科自身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在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才导致其生产成本高,成本转移能力差,毛利率低等问题。
从华海清科CMP设备营业成本构成占比情况来看,报告期内,直接材料占比呈下降趋势,但均超过90%。
由此可以看出,华海清科只有通过降低直接材料成本,才能把生产成本压下来。
据华海清科披露,报告期内,由于公司生产规模快速增长,对原材料需求增长较快,可批量采购令价格更优惠,导致原材料价格呈下降趋势。此外,随着CMP设备的设计和生产工艺不断成熟,公司通过开发第二供应商及更换零部件选型等方式获得更高性价比的原材料,实现降成本目标。
核心部件依赖进口,降本增效谈何容易?
不过,华海清科作为一家国产替代的标杆企业,在多数原材料依赖进口供应商的情况下,供应链风险都随着贸易战的逐步升级持续上升,降本增效又谈何容易?
目前,华海清科主要采购六大类零部件产品,分别为机械标准件、机械加工件、液路元件、电气元件、气动元件以及包括管类、电线、硅片在内的其他原材料。
其中,除机械加工件已基本实现国产化,且培育了超过2名合格供应商外,其他零部件均主要为进口产品。
华海清科表示,各类型原材料目前的市场供应情况充足、稳定,未受国际贸易摩擦的严重影响。
但并不是未受影响,只是影响的程度不为外人所知。
当前制造业全球化分工高度精细,大部分半导体设备厂商都会通过进口零部件来完成产品的生产。以光刻机为例,ASML向德国采购镜头,向日本采购机械臂,向美国采购光源,在荷兰本地完成设计与机体组装,采用的同样是进口核心零部件。
某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技术人员表示,由于国产零部件的附加值普遍不高,在表面处理、零件精度等方面与进口零件存在差距,使产品在良率上无法达标,因此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的核心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
华海清科也坦言,CMP设备等半导体设备属于超精密的自动化装备,研发和生产均需使用高精度元器件,对原材料机械结构的精度和材质要求较高,我国与此相关的核心原材料供应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设备部分零部件需要依赖进口。虽然中国一直致力于建立并完善集成电路制造领域的国产零部件供应链体系,但仍然需要一定时日的支持和培育才能达到自主可控的目标。
出于零部件供应商的稳定性考虑,几乎所有的半导体设备厂商都在推进零部件国产化工作,但国产零部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需持续验证。
当然,这对于国产设备企业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若能采购国产零部件,不仅国产半导体设备的生产成本将大幅下降,本土设备企业受制于欧美、日本等厂商核心零部件的情况也将大为改观。只有掌握关键部件材料及技术的本土化,才能实现线年净利润扭亏为盈 *ST东科有望“摘帽”
近年来,受液晶面板价格连续下跌、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尚未到位等因素的影响,*ST东科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亏损,公司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为改善公司经营状况,调整战略布局,公司于2020年9月决定实施重大资产重组,通过公开挂牌和协议转让方式出售公司所持有的南京和成都平板显示产业股权,再以现金支付方式收购冠捷科技51%股份,同时将公司传统的压电晶体产业、触控显示产业和磁性材料产业相关的子公司股权转让。重组完成后,*ST东科战略退出液晶面板行业,定位为专注于智能显示终端领域的智能制造企业。
*ST东科称,公司收购的冠捷科技为全球知名智能显示制造领军企业,生产及业务遍布在亚洲、欧洲、美洲等世界多地。通过本次重组,冠捷科技可以充分利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基建、超高清视频产业等发展机遇,巩固和深化智能显示制造领域的专业化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储备,为后续发展提供动能;在不断扩大产业规模的同时,加强在电竞、医疗、智能影音等市场的投入布局,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
2020年,随着宅经济持续发酵,*ST东科显示器出货量及收入同比上升,分别增长5.7%及5.9%。报告期内计算机显示器、电竞类显示器销售旺盛,其中电竞类产品销量更连续两年高速增长,2020年出货量约720万台,弥补了商显的下跌。随着自有品牌业务持续稳定发展,整体出货量升至5,060万台,收入54.9亿美元。而其电视出货量增至1,393万台,同比上升8.3%。
影音产品用途广泛,包括商业应用和个人娱乐,市场庞大,潜力丰厚。目前无线耳机已进入了上升爆发期,成为智能可穿戴设备中发展蕞快的产品之一。冠捷科技拥有多款畅销真无线耳机,其时尚性和便捷性对用户有极高的吸引力,过去两年影音产品业务迅速成长,公司将加大力度拓展有关业务,并将显示器和电视技术揉合,产生协同效益,提升品牌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在连续两年亏损之后,*ST东科在2020年大举甩卖子公司保壳,出售了包括当年斥巨资投建的南京8.5代线项目等多项资产,以实现净利润扭亏为盈,其也有望“摘帽”,公司将在2020年年度报告披露之日起五个交易日内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截至3月15日收盘,*ST东科报2.96元,下跌4.21%。
3、近三年业绩止步不前,低价竞争下的泰晶科技竞争力何在?
据悉,2016年9月,泰晶科技在上交所挂牌上市。目前,其主营业务为晶体谐振器、晶体振荡器等频控器件的研产销,产品涵盖KHz、MHz晶体谐振器及晶体振荡器,主要应用于资讯设备、移动终端、网络设备、汽车电子、消费类电子产品、小型电子类产品等,在无线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个人网有广泛的应用,包括3G/4G/5G、蓝牙、WiFi、ZigBee技术等。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晶体谐振器包括TF系列、M系列、S系列和晶体元器件贸易产品。近三年来,其主要产品的收入结构较为稳定,M系列始终占据六成以上的比重,2020年占比进一步扩大至75%。与之相对,其余产品的营收占比在日益缩窄,尤其是TF系列产品的营收占比更是由2018年的26.39%减少至2020年的16.48%。
从晶振市场来看,目前全球主要竞争企业位于日本、美国、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地区。不过,在国家着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背景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TWS蓝牙耳机等智能可穿戴、物联网、汽车电子等智能终端及新兴产业强势发展,加之5G商用的提速,以及国产替代进程加快,石英晶振作为频率控制和频率选择基础元器件,市场需求逐步上升,国内厂商将迎来良好机遇。
在2018年的年报里,其就指出虽然晶体产品的市场形势向好,但因国内前期固定资产投资的产能释放,各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致使其产品价格下滑明显,成本费用上升;另一方面,受宏观政治与经济局势影响,终端客户需求低于预期,5G、物联网等新兴行业尚未发力,致项目新增产能释放缓慢,也令其盈利能力面临挑战。
在客户方面,随智能化、物联网应用的广泛普及,以及国内终端应用厂商对晶振国产化需求,截至目前,泰晶科技多款片式产品在联发科、华为海思、紫光展锐、卓胜微、恒玄、泰凌微、矩芯、全志、大唐微电子、昂瑞微、灵动微、中兴通讯、高通、移芯通信等众多方案商的产品平台认证,部分产品通过主流通信厂商的芯片搭载认可,实现小批量生产,部分实现批量供货。
2018年至2020年,其前五名客户的销售额分别为1.7亿元、1.33亿元和1.56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27.82%、23.01%和24.76%,均呈波动下滑趋势。2018年,其进入国内主要电子产品厂商供应链体系的同时,也与国内主要石英钟表机芯厂商进行合作。其后,还新增M3225/2520/2016/1612、K3215/2012、T2520/2016等逾20款片式产品在客户端认证。
到了2020年,受疫情影响,其产销量的颓势进一步延续,除M系列产品以外,其余产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尤以TF系列产品为甚——产量下降42.99%,销量下降了38.44%。不过,受益于片式、小型化、高端新产品的快速增长,SMD系列产品产销量的增长则提振了当期业绩。此外,晶体元器件贸易的销售量则在三年间持续下滑,同比降幅达20%至40%之间。
尽管近年来我国日益增强对智能终端及新兴电子产业的支持,5G商用以及国产替代进程亦同步加快,但从上文来看,泰晶科技的业绩和产品销量似乎并未跟随大环境实现同步增长。对比晶振领域的另一家厂商,同样以SMD石英晶体谐振器为主的惠伦晶体来看,其业绩增长性也较弱,多年来营收始终在3-4亿元徘徊不前,扣非净利润在2018至2019年更是持续为负。在行业产品价格下滑的背景下,其毛利率整体也呈下跌趋势,2017年至2019年毛利率分别为21.30%、25.22%和11.73%。
纵观全球晶振市场,目前原材料仍被日本厂商控制,更有被垄断的迹象。而原材料供应不足、产能受限的直接影响,便造成晶振产品的缺货涨价。而国内厂商多集中在低端领域,长期面临着低价竞争现象,不仅令企业利润偏低,产品竞争力也被削弱。同时,5G需求不及预期也令晶振产品的需求放缓。再加之疫情和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也使相关厂商出口受阻及设备供货期延长,产能供应不足。
4、【每日收评】集微指数跌4.69%,小米禁令暂被叫停带动小米概念逆势上涨
长盈精密——长盈精密2017年开始与特斯拉首次开展合作,并逐步成为特斯拉零组件的重要供应商,在部分高精度产品占据核心供应份额。据长盈精密介绍,近期,公司进一步完善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布局。公司非公开增发募资19亿元,其中部分资金用于打造上海临港新能源汽车零组件基地,建成后主要生产高低压电连接件、动力电池结构件和氢燃料电池双极板等。
小米集团——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以下简称:法院)于美东时间3月12日颁发了临时禁令,暂停了把小米集团认定为中国涉军企业的行政命令,解除了美国投资者购买及持有小米集团证券的限制。受此消息影响,小米概念也随之拉升,截止今日A股收盘,达华智能股票上涨9.94%,同益股份等多个概念股也有不同程度上涨。
5、横店东磁:公司电感产品对标日本村田 隔离器/环形器已获得知名客户订单
2020年,横店东磁硅片是600MW,电池片上半年是2GW,下半年新项目投产后产能是4GW。整个对外销售是3.2GW,这块一直是满产满销的。组件这块前面是约800MW,后面新增一个项目后是1.5GW,随着新项目2GW组件和4GW电池片项目的投资,今年内部产能能达到8GW电池片加4GW的组件。70%-80%是外销的,主要区域在欧洲、日韩等,后面随着新项目投资建成也会加大国内市场的拓展力度。
关于振动件收入,横店东磁称有所下降,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4部, 同比约下降9%,公司振动件出货量略有增长,但是收入降低至4.6亿。产能方面,其2019年是3.5亿支,2020年是3.6亿支,预计后续还会有量的提升。公司在印度设立子公司投资振动器件,将满足国内手机厂商在印度的工厂的需求。
6、欣旺达:总投资50亿元,拟在成都投建欣智旺智能硬件研发生产基地项目
7、高端显卡及PCB需求增长 胜宏科技2020年营收净利双增
关于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胜宏科技表示,随着全球疫情的持续,北美电子巨头消费级产品出货量增加,居家办公与网络授课趋势兴起,笔电、面板等相关产品需求增长,核心拳头产品高端显卡迭代升级,多重利好驱动公司订单需求稳健增长。新能源汽车行业高景气发展,带动汽车电子领域 PCB需求的快速扩张,公司持续深化与国际知名电动汽车企业的合作,产品覆盖低压与高压等各个系列,成为又一重要的业绩增长引擎。
胜宏科技表示,报告期内,受益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等下游领域的发展,公司订单需求量增加,海外电子巨头、新能源电动汽车企等优质大客户的收入贡献不断提升,全球数字货币领域的产品需求迅猛增长;同时,随着公司产能增加,高端产品的供应能力提升,产品结构升级,公司业绩较去年同期实现较快增长。另外,胜宏科技预计2021年头部季度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4,000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